9月24日下午,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水环境技术与装备)(以下简称“基地”)在宜兴组织召开建设进展交流会,深入推进基地建设,促进基地与共建单位的合作交流与“同频共振”。会议由基地筹建单位南京大学宜兴环保研究院主办,采用线上方式进行。来自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中建生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中冶西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重庆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云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等高校院所,以及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水环境与水生态分会、江苏省环境科学学会、南京节能环保产业协会等社会团体的82家单位参加交流会。会议由南京大学宜兴环保研究院副院长王庆主持。
南京大学宜兴环保研究院副院长黄辉副教授介绍了南京大学宜兴环保研究院建设进展。
南京大学宜兴环保研究院副院长耿金菊教授围绕基地目标与定位,详细介绍了基地在平台构建、技术标准化、人才培养、合作交流以及日常建设等方面的进展。
南京大学宜兴环保研究院标准部主任助理程刘柯介绍了基地的标准化平台及在研标准情况。随后,南京大学宜兴环保研究院标准部副主任朱燕与与会代表就如何实现核心技术标准化、申报标准化相关成果、提升标准化能力等问题进行了交流研讨。
最后,耿金菊副院长作总结发言,她建议通过各共建单位的共同努力把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建成国际一流的水环境技术与装备产业标准化创新平台。
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水环境技术与装备)自2020年8月启动筹建以来,搭建了“一站式”标准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组建了107家单位参与的标准化联盟,构建了水环境技术与装备标准化体系,承担了模块化环保装备标准化试点等项目,主导研制了水环境技术、装备、材料、修复、管理标准52项,承办标准化高峰论坛及专题会议150余次,获2021年ISO卓越贡献奖等奖项,为引领我国水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升、助力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发展和实现美丽中国奋斗目标提供了强有力支撑。